陶傑【722】告別於梨華
【吳君如】 【林敏聰】 【黃子華】 【李思捷】 【周星馳】 【黃秋生】 【李小龍】 | |
【香港書展】 【香港故事】 |
閱讀往期:陶傑【721】互聯網之善
台灣女小說家於梨華逝世。她是上一代講台灣留學生美國生活的小說家。
於梨華的小說世界,筆下很苦。台灣留學生的文化隔閡問題、美國苦讀的孤寂問題,還有年華流逝在學位之後的婚姻問題。
於梨華還獨一無二的寫台灣女留學生。去美國讀書,學位未達,先沒有了愛情:「元旦左右,他真的來了信,一手剛勁而又落拓的文字,不夠詩意,但還算通順。他簡單自我介紹:陝西人,中央大學畢業後來美國的,讀的是機械,普渡大學碩士,已經做了五年工程師。喜歡音樂、攝影、着迷武俠小說,希望她與他通通信。」
女主角的反應:「他不過是個碩士,而且是陝西人,她就沒有甚麼興趣了,不打算回信。可是過了三天,覺得通信做個朋友也無妨,何況寫信不但可以表露她筆下的才華,同時還可以藉此打發無法排遣的時光。」
你說留學美國,還是女生,過這種日子苦不苦?然後:「元旦前夕,她推卻了王太太的邀請,一個人到街上吃了東西,踏着雪、冒着風,徒步回居處。地上的雪,樹上的燈,無人的街,都給她極度悽惶的情緒。」
於女士記錄的就是台灣那個時代留美者的空寂。還有一位散文家尹雪曼,僑居美國,這樣說:「紐約哪一幢高樓是你的,哪一輛汽車是你的?哪一個男人女人是你的親戚或朋友?你只是你,你在這兒甚麼都沒有。再美再好,全是人家的,與你毫不相干。」
台灣那一代留學生是民國人,憨拙樸實,不善交際,國民黨的外交家如沈劍虹周書楷,即使葉公超和胡適,也君子有餘,活力不足,遭到美國邊緣化,實是可惜。
今日數十萬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施展渾身解數,皆森林定律之倖存者,可以與洋教授上床,打入美國人的實驗室。皆知美國人的軟肋盲點何在,若還有楊瀾之三分風情,鄧文迪之七分進取,雞尾酒會跟這個洋人剛碰杯,眼睛瞧見人堆裏有一個老頭若基辛格,即刻丟下眼前人,撥開賓客,像一尾魚穿越珊瑚,向海洋露出陽光的高度上游。
看於梨華小說,要同看張美瑤、岳陽、秦祥林一類台灣同期時裝片。前台是青靚白淨的秦祥林出場,葛香亭向女兒張美瑤介紹:這是台灣電力廠董事長王老闆的公子,洋名邁可,美國電機工程博士。一對俊男美女,就此相親。漆亮地板的台北陽明山客廳,窗外半坡翠谷,西斜的太陽遙接基隆港外的太平洋。
前台華麗如斯,幕後荒涼幾許?